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微量热泳动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王书伟,张学琴
    2024(0).
    [摘要](284) [HTML](0) [PDF 901.68 K](1421)
    摘要:
    微量热泳技术(Microscale Thermolysis,MST)是通过检测红外激光诱导的温度变化引起的荧光信号变化来定量两个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的一类生物物理技术。MST技术对微弱温度差异下的分子热运动具有高度敏感性,为生物分子体外相互作用的鉴定提供了一种灵活而快速的方法。本文依据MST的基本原理探索其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分子相互作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研究进展。
    2  实验室小型好氧堆肥系统开发
    夏子渊,苟敏,孙照勇
    2023(0).
    [摘要](98) [HTML](0) [PDF 601.44 K](1398)
    摘要:
    实验室好氧堆肥反应系统具有规模小、操作简便的特点。然而,由于规模较小,在实验室中很难成功进行堆肥过程模拟。小型好氧堆肥反应系统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如自发产热量较少和热损失较大,从而导致温度无法升高或无法达到堆肥所需的最适温度(50-60℃)。本堆肥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堆肥过程中的温度、通风量和尾气CO2,并通过设置程序控制,在温度无法满足堆肥过程要求时进行自动补热和通风控制,确保堆肥过程顺利进行,避免实验失败。
    3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Apreo S的部分故障排查与维护
    田娜娜 刘士新 方卉,邹少兰,靳凤民,王红
    2024(0).
    [摘要](91) [HTML](0) [PDF 3.78 M](1379)
    摘要: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因具有电子束稳定,束流大,分辨率高,样品适用性广泛等诸多优势,目前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微观形貌观测,并可对样品微观区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总结了赛默飞公司型号为Apreo S的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在近几年的使用中出现的几种仪器故障及排查处理方式,希望为同行提供仪器维护的参考。
    4  超高结构分辨二维离子迁移谱质谱联用仪
    李俊晖,刘容,胡中瀚,吴勇,王陈璐,高文清,俞建成,唐科奇
    2024(0).
    [摘要](84) [HTML](0) [PDF 2.67 M](1123)
    摘要:
    为解决离子迁移谱技术结构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将传统离子迁移谱(IMS)和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FAIMS)相结合,开发了超高结构分辨二维FAIMS-IMS分离设备,并对+1价和+2价缓激肽离子进行了研究。实验显示,FAIMS可以分离IMS无法分离的结构,而IMS同样可以分离FAIMS无法分离的结构。这说明FAIMS与IMS高度正交,二维FAIMS-IMS分辨力应与单一FAIMS和IMS分辨力的乘积成正比。最优条件下,对于+1价和+2价缓激肽离子,FAIMS-IMS能实现的最大分辨力分别约为1020和1400,明显高于已商业化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分辨力。因此,二维FAIMS-IMS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强大设备被用于更好地探索分子结构多样性。
    5  便携式智能型洛氏硬度计检定系统
    张盛海
    2023(0).
    [摘要](130) [HTML](0) [PDF 505.96 K](887)
    摘要:
    目前洛氏硬度计检定装置所需配套标准器分散、繁杂或笨重不便携带,且检定和校准过程中操作环节较多,工作效率较低,还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针对现有洛氏硬度计检定装置的这些不足之处,优化设计了一套用于检定和校准洛氏硬度计的便携式智能系统。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集成了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计时器,能够实现对硬度计的加载载荷及其保持时间、测深装置及硬度示值进行同步校准,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的测量环节,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本文还对该装置的计量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并对该装置对洛氏硬度计的校准结果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了全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满足洛氏硬度计各计量参数的校准要求。
    6  红外制样和测试方法总结
    丰荣娟
    2023(0).
    [摘要](101) [HTML](0) [PDF 596.42 K](784)
    摘要:
    针对不同的红外样品类型和实验条件选择不同的制样方法和测试方法,是取得高质量红外谱图的关键。KBr压片法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样方法,适用于可以研细的样品,不适用于不稳定的化合物、与KBr发生反应的样品。薄膜法用于测定浓度较低的一些溶液,根据溶剂的特性和测试范围选择合适的红外窗片作为基底,将溶液均匀涂抹于基底上待溶剂挥发进行测试。主机ATR克服了传统透射法的不足,部分替代压片和液体透射池,可用于大部分凝聚态样品检测。显微红外光谱系统是以固体的微小样品或者大样品上的微小区域为分析任务,以红外分析为核心内容。
    7  大口径光学系统杂散光测试技术
    李朝辉,赵建科
    2022(0).
    [摘要](127) [HTML](0) [PDF 600.24 K](782)
    摘要: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灵敏度相机对杂散光抑制能力要求逐渐升高。受限于杂散光测试仪器的口径及焦距,以往大口径高灵敏度相机的杂散光抑制能力主要依据工程经验或计算分析来保证,分析结果与实际应用结果往往差距较大。针对大口径杂散光系数与高精度点源透过率无法测量的技术难题,建立了离轴反射式杂散光系数测量技术与高精度点源透过率测试技术。可实现口径不小于Φ800mm光学系统的杂散光系数测量。基于杂散光精确建模仿真和高效环境杂散光抑制技术,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双圆柱消光腔,测试系统测量范围达到10-3~10-10。基于高精度杂散光散射模型提出一种杂散光测量系统的校准镜头。
    8  纳塑料分离与定量分析系统的开发
    吴欣宜,李艳,吴章国,谭志强,胡立刚,黎刚,任文强,张庆华
    2024(0).
    [摘要](104) [HTML](0) [PDF 1.53 M](718)
    摘要:
    微纳塑料已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一种新污染物,其中更小尺寸的纳塑料在尺寸、形状和表面性质等方面极其复杂和多样,可能具有更大的环境健康风险。目前常用的颗粒物分析表征方法在纳塑料研究中存在应用局限,尤其在复杂基质中纳塑料的识别和定量研究方面存在较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自主研制了一种针对纳塑料的分离与定量分析系统,通过将中空纤维流场流分离技术和尖端放电-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定量方法相结合,实现了不同尺寸的纳塑料的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该系统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低能耗、便携等优点,为深入纳塑料环境归趋和健康效应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撑。
    9  基于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方法优化及开发
    王俊杰
    2023(0).
    [摘要](77) [HTML](0) [PDF 385.68 K](630)
    摘要:
    为准确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的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和开发。采用超声浸提代替传统的振荡浸提,确定了在40 mL浸提液中加入2.8 g土壤样品,用1 mol/L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8±0.5,超声浸提10 min,用滤纸过滤代替离心,1.66 cmol/L[Co(NH3)6]Cl3溶液直接作为空白样品的实验条件。验证该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1.49 c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系数为1;方法检出限为0.7 cmol+/kg,方法定量下限为2.8 cmol+/kg;10种土壤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均在认证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0.28%~2.68%,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超声浸提-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准确可靠,操作过程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应用于批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样品的检测。
    10  “大安全观”下材料类专业实验安全教学体系构建
    孟二超,徐 宁,孙建林,白亮,赵雨霄
    2023(0).
    [摘要](90) [HTML](0) [PDF 1.25 M](603)
    摘要: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基地,实验安全教育是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基于实验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结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部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结多年实验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材料类专业的实验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其主旨是按照“全员、全面、全程”的要求,创新教育形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技能,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11  土壤重金属铅、镉、铬、铜、锌用ICP-MS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祝红伟
    2024(0).
    [摘要](49) [HTML](0) [PDF 305.82 K](603)
    摘要:
    该文主要阐述用ICP-MS测定土壤重金属铅、镉、铬、铜、锌时在样品制备、试剂使用、消解、质量控制以及上机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便于从事此方面检测的人员快捷、方便、准确地完成检测工作。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测试中的干扰及消除
    邓寻浔
    2023(0).
    [摘要](201) [HTML](0) [PDF 326.00 K](602)
    摘要:
    归纳总结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包括质谱干扰、物理干扰和基体干扰,并详述干扰产生原因及对应的干扰消除方法,为ICP-MS在复杂样品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13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检测操作规程
    赵越,蒋雨霏,张振义
    2023(0).
    [摘要](188) [HTML](0) [PDF 1.27 M](586)
    摘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在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表征手段使用一颗单晶即可获得化合物的晶胞参数、晶系、空间群、晶胞中原子的三维分布等结构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单晶X射线衍射仪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目前,实验室级的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除了挑选晶体外,其它步骤仪器和软件都可自动完成,然而,规范的数据收集和仪器操作还有待完善。本文选取了德国布鲁克Bruker D8 VentureX射线单晶衍射仪(Cu/Mo双光源)为例,详细介绍了X射线单晶衍射仪发展以及仪器的构造,总结了单晶分析测试的操作规程。
    14  无菌动物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邓曌曦,苏宓,周燕霞,张晓梅
    2023(0).
    [摘要](18) [HTML](0) [PDF 487.36 K](520)
    摘要:
    人体中栖息着数以万亿的微生物,这些数量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被认为是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药物筛选及疗效评价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菌动物因其清晰的微生物背景,逐渐成为研究宿主与微生物互作机制最有效的动物模型。本综述重点介绍了无菌动物的特征及其在炎症性肠病、肥胖和癌症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微生物相关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15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网办”“一指办”改革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陈宁,陈盼,葛慧丽,何世伟
    2022(0).
    [摘要](85) [HTML](0) [PDF 265.37 K](508)
    摘要:
    大数据时代,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是检验大型科研仪器数字化管理工作成效重要的一环。文章以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网办”“一指办”改革实践为例,总结了“多部门协同、多系统融合、多功能迭代、多技术结合、多切口撬动”的实践经验,对大仪开放共享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16  新时期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的研究与探索
    袁勇,张燕勤,付国春,李俊峰,骆锋生
    2023(0).
    [摘要](132) [HTML](0) [PDF 433.07 K](486)
    摘要:
    科学仪器作为科学研究不可或缺工具,代表了科学技术的高度和深度。科学仪器市场长期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我国七层以上高端仪器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被国外“卡脖子”。为振兴民族产业,国家提出了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国产高端仪器的自主研发,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壁垒。文章从国产仪器的发展现状、突出短板和创新举措三方面对实现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进行研究。
    17  氮化硅薄膜的CHF3/O2混合等离子干法刻蚀研究
    孙家宝,孙一军
    2023(0).
    [摘要](138) [HTML](0) [PDF 1.10 M](462)
    摘要:
    氮化硅薄膜在微纳米结构器件和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CHF3/O2气体比例对氮化硅薄膜的刻蚀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在该研究中,基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设备,通过固定工艺气体CHF3+O2总流量为50 sccm,ICP功率为200 W,RF功率为50 W,工艺压力为5 mTorr,工艺温度为20℃,调整O2比例至10%,获得了陡直的氮化硅侧壁(约89°)和较低的下层硅表面粗糙度(0.2nm)。 此外,研究中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样品表面残留物进行了组分分析,进一步认识了CHF3/O2等离子干法刻蚀机理。
    18  水凝胶材料的原子力显微镜的表征
    屈泽华
    2023(0).
    [摘要](25) [HTML](0) [PDF 506.36 K](450)
    摘要:
    水凝胶材料,特别是含水率比较高的凝胶材料,不容易固定在样品台上,并且测试扫描中容易“打滑”而使其在原子力显微镜的表征工作中显得异常困难。从制样方法、成像参数调节等为切入点,探讨了该问题的对策。
    19  透射电镜负染标本简易制备方法
    胡钢,胡冰,秦春,邢桂培
    2023(0).
    [摘要](33) [HTML](0) [PDF 397.45 K](402)
    摘要: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能直观、准确地检测动植物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其中,利用重金属盐溶液进行负染色反衬出透亮的样品,在电镜下可快速完成样品的结构分析。负染技术包含了样品悬液制备、样品吸附、漂洗和染色等多重步骤,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图片的成像效果。本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样品,通过优化悬浮液浓度、染色剂选择以及吸附和染色时间等因素,筛选快速简易的电镜负染方案,以期在今后更好地辅助临床和科研工作。
    20  一种用于热重分析仪逸出气体收集及进样系统的开发
    罗兰,高镱萌,杨志群,刘丽娟
    2024(0).
    [摘要](37) [HTML](0) [PDF 2.80 M](398)
    摘要:
    该设计针对热重分析仪样品在受热过程中逸出的挥发性组分,开发了一套用于收集热重分析仪逸出气体的并实现气体进样的系统,主要由进气管、取样阀、稳压阀、切换阀、定量管、进样阀、出气管及加热模块组成。能够实现热重分析升温过程中逸出气体的暂存和进样。可与目前气体分析设备质谱、红外、色谱、气质实现联用,进而实现对热重逸出气体快速采样和导入其他联用仪器分析。

    最高浏览

    最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