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与表征等研究。新冠病毒已进化出许多比原始菌株具有更强传染性和免疫逃避的变异,师咏勇等用计算机模拟和SPR技术筛选新冠病毒变异体的小分子药物,获得5个潜在抗病毒药物。朱建伟等利用SPR技术完成20个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筛选,其中2G1抗体针对不同变异体具有广谱抗中和能力且获得临床批件。冯军等制备不同类型脂肪酸修饰的高血糖素样肽1,利用SPR技术筛选多肽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证明在双脂肪酸侧链中加入十二二酸是提高多肽药物活性的关键。以上结果均说明SPR技术在各类药物筛选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侯敬丽.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科研仪器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7
  • 下载次数: 59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9-24
文章二维码